86-021-56323290 - 86-021-56622820 - 86-021-66284477 sap311@126.com
联系我们 |简体
文章 政策法规 专家咨询 教育培训 公示栏
  • 首页
  •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历届理事会概况 协会章程 团体会员申请表 协会会费收取标准 行规公约
  • 会员申请表
  • 电镀生产准入证申请
    准入申请 准入材料
  • 行业标准
  • 行业动态
    协会动态 协会公告
  • 政策法规
  • 清洁生产
  • 专家咨询
  • 公告栏
  • 教育培训
  • 首页
  •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历届理事会概况 协会章程 团体会员申请表 协会会费收取标准 行规公约
  • 会员申请表
  • 电镀生产准入证申请
    准入申请 准入材料
  • 行业标准
  • 行业动态
    协会动态 协会公告
  • 政策法规
  • 清洁生产
  • 专家咨询
  • 公告栏
  • 教育培训
  • 政策法规
  • 教育培训
  • 公示栏
  • 联系我们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 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
  • 发布时间:2022-01-17
  •  法释〔2022〕1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

    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已于2021年12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8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20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2年1月12日


       (2021年1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8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1月20日起施行)

      为妥善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适用惩罚性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应当严格审慎,注重公平公正,依法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条  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受到损害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请求判令侵权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本解释。

      第三条  被侵权人在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中请求惩罚性赔偿的,应当在起诉时明确赔偿数额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被侵权人在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中没有提出惩罚性赔偿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事实另行起诉请求惩罚性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  被侵权人主张侵权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以下事实:

      (一)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二)侵权人具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故意;

      (三)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第五条  人民法院认定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应当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可以参照规章的规定。

      第六条  人民法院认定侵权人是否具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故意,应当根据侵权人的职业经历、专业背景或者经营范围,因同一或者同类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情况,以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方式等因素综合判断。

      第七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侵权人具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故意:

      (一)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已被人民法院认定构成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

      (二)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提供虚假材料导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严重失实,被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后拒不执行的;

      (三)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排污后拒不执行,或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经行政主管机关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或者给予其他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的;

      (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后拒不改正的;

      (五)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而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或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无许可证而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其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等活动的;

      (六)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排放或者倾倒的;

      (七)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以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八)在相关自然保护区域、禁猎(渔)区、禁猎(渔)期使用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方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的;

      (九)未取得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或者采取破坏性方法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

      (十)其他故意情形。

      第八条  人民法院认定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应当根据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持续时间、地域范围,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判断。

      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造成他人死亡、健康严重损害,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严重损害或者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

      第九条  人民法院确定惩罚性赔偿金数额,应当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金、财产损失数额作为计算基数。

      前款所称人身损害赔偿金、财产损失数额,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予以确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条  人民法院确定惩罚性赔偿金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侵权人的恶意程度、侵权后果的严重程度、侵权人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所获得的利益或者侵权人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及其效果等因素,但一般不超过人身损害赔偿金、财产损失数额的二倍。

      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已经被行政机关给予罚款或者被人民法院判处罚金,侵权人主张免除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在确定惩罚性赔偿金数额时可以综合考虑。

      第十一条  侵权人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应当承担包括惩罚性赔偿在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其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应当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侵权人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应当承担包括惩罚性赔偿在内的民事责任,其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应当优先用于承担惩罚性赔偿以外的其他责任。

      第十二条  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作为被侵权人代表,请求判令侵权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前述规定予以处理。但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确定,应当以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数额作为计算基数。

      第十三条  侵权行为实施地、损害结果发生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的海洋生态环境侵权纠纷案件惩罚性赔偿问题,另行规定。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2022年1月20日起施行。


  • 上一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下一篇: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
    返回上一页
友情链接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中华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化部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应急管理局 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 中国表面工程行业协会 上海市推进清洁生产办公室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 下拉 收起

    上海市电镀协会(SEA)

f1地址:上海市中兴路960号6号楼405室

f2电话:86-021-56323290

          86-021-56622820

          86-021-66284477

f3邮箱:sap311@126.com

协会概况
协会简介 历届理事会概况 协会章程 团体会员申请表 协会会费收取标准 行规公约
电镀生产准入证申请
准入申请 准入材料
关注微信公众号
© 2021 上海电镀协会(SEA)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05047986号-1
政策法规 |教育培训 |公示栏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摩恩网络